|
|
|
|
请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说“不” |
袁则新 黄志敏 为抢两元钱,竟然残忍地将一个鲜活的生命杀死,行凶者并非暴徒,而是一群游离于家庭与学校管教之外的失学少年;某地两个高中生,为了一点琐碎的小事,竟然把同学杀害后分尸,并向受害人的父母勒索100万! 中学生的暴力行为的案例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在因特网上键入“校园暴力”,立即就会获得两万多个搜索结果;再去调阅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有关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而有些还属于比较严重的恶性案件…… 同学们,面对每天在身边发生的各种暴力事件,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中学生的暴力行为的心理根源是什么呢?我们应怎样才能避免自己发生暴力行为呢? 导致中学生的暴力行为的心理—社会原因很复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自我意识觉醒,对独立的向往十分强烈,进入“心理反抗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先后进入人生的“第二次心理逆反期”。心理学家霍林姆斯则称之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儿童时期尚处于对父母的依附期,而到了中学阶段,那种向往独立的意向突然高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开始对父母、老师的权威产生怀疑,部分同学身上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发生反抗行为。这种反抗行为往往缺乏理性依据,而是以一种我行我素或其他不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有很强的盲目性、冲动性与破坏性。这种盲目的“逆反心理”在部分同学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从而为这部分同学发生暴力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土壤。 二、自我孱弱,个性残缺不全。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的阶段,它影响着个体道德价值判断与个性的形成。中学生想从父母的“老黄伞”的保护下走出来,实现自我的完全独立,确定新的自我意象。但是,由于青少年在心理上已经习惯于幼儿期以来所受的溺爱,并由此产生对父母的依赖,现在想一下子在实际生活中脱离父母几乎不可能的。他们表面上独立的自我意识依然是孱弱和混乱的,其自我画像是分裂的。他们往往把自我与个性片面地理解为完全的“与众不同”,把独立性理解为“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把勇敢理解为“敢打敢斗”、“铤而走险”,把义气理解为“为朋友两肋插刀”,视“遵纪守法”为“无个性、没出息”,把宽容与忍让当作怯懦与胆小。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部分青少年很容易在发生的各种人际冲突中因一时的冲动而采取了暴力行为。 三、心理压力大,焦虑度较高。这个阶段的中学生尚比较稚嫩的心理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既希望父母与老师把自己当大人看待,却又不愿因长大而被迫去遵守成年人的行为规则;一方面要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考试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内心很向往那种“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生活;再加上青少年时期面临着性生理与心理发育问题、交友问题,这些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新难题。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焦虑度较高。这些心理压力和焦虑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引导、转移、宣泄与升华,部分学生则可能因意志力的薄弱和自控能力差而发生危害他人与社会的暴力事件。 四、情感脆弱,受挫能力差。当代中学生大多生活在比较舒适的家庭环境中,由于物质生活富裕,生活一直比较顺利,缺乏必要的艰苦磨练,这就可能导致身心脆弱,缺乏对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遇事不能克制忍耐,易于冲动,很容易在挫折发生后采取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行为,甚至发生骇人听闻的暴力行为,也即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与间接攻击两类:直接攻击是受挫折者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发泄到造成挫折的人或物上;间接攻击则是一个人遇到挫折,又发现引起挫折的真正对象无法攻击或者是攻击后将产生自己不能承受的严重后果时,抑或是引起挫折的原因不明、没有明确的对象可以攻击时,他们就可能把愤怒的情绪转嫁到其他无辜的人或物上。 此外,部分中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总以为自己是“太阳”,而身边的其他人都是“行星”,都要围绕自己转。这些同学往往缺乏对他人的理解与关怀以及必要的同情心,对别人的痛痒毫不关心,却对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动辄大吵大闹,要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服从自己的决定。这种自私、狭隘甚至偏执的性格也是导致暴力行为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从社会原因上说,由于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中学生很容易从各种途径获得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料。有些学生大量地耳濡目染各种书刊、影视上的暴力镜头,由于缺乏良好的辨别与判断能力,就会逐渐抹杀了“游戏”与现实的区别,对身边发生的暴力行为“麻木不仁”,在潜移默化之中错误地认为“暴力”才是解决很多问题的最好办法,开始学会并越来越习惯于采取暴力方式去解决自己面临的许多问题。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暴力行为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心理-社会因素。有许多的暴力行为正是由于部分同学的心理脆弱和人格不健全所造成。很多同学身上的暴力行为完全是“一时冲动”,事后往往“后悔莫及”——此时其暴力行为已经发生并对自己、家庭以及社会产生了很大危害! 如何预防和克服自己身上的暴力行为或者暴力倾向呢?根据对暴力行为的心理因素的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认识自我,防止自我中心。大家知道,社会是由很多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工作、学习而组成。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其性格特点、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大家在一起生活一定要相互尊重、理解以及相互宽容,没有人是所谓的“中心”,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同学们在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共同生活、学习,就不能总是“自我中心”,否则,你总是认为别人必须服从自己,“惟我独尊”,而实际生活中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你就可能认为别人总是和你过不去,于是产生怨恨与报复心理,这就为可能发生的暴力行为埋下了根子。 第二、坦然面对压力,学会自我调节。同学们每天都要面对一定的压力,比如学习、考试、升学、交友等方面的压力。当然,压力不一定是坏事。压力可能变成破坏性的“暴力”,也可以成为建设性的“动力”。同学们要认识到生活中不存在那种没有任何压力的“世外桃源”,有压力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坦然面对,乐观开朗,达观超然,积极调节,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同学们一定不能回避问题与压力,而是要积极主动的想办法解决它,从而把压力当作动力,在战胜压力的过程中找到内在的自信,实现心态的平衡。一定要防止压力不断累积发展成为严重的焦虑,以至于使自己的精神十分紧张,脾气暴躁,整个人好像一个装满火药的“火药桶”。在这种不良心境下,你就很容易被一些意外事件“点燃”并很快“爆炸”——暴力行为终于发生了! 第三、冷静处理挫折,提高受挫能力。很多的暴力行为都具有情境性与偶然性,往往是当事人一时不能控制情绪,特别是面临挫折的时候,一时难以接受,就会对导致挫折的对方采取暴力报复,或者是将不满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情绪调节阀”,它可以很好地调节你的情绪的强度与持续性。关键是你要善于发现并很好的控制它。面对已经发生的挫折,自己原来的目标与愿望不能实现,产生一定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是,你一定不能让自己的恶劣情绪肆意滋长,不能让自己的怨恨心理不断膨胀。要理解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发生的必然性,要学会宽容,善待自己和他人。特别是当时要控制住自己的行为,不能让自己的强烈情绪演变为暴力行为。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你的心态就会平静,情绪就会缓解。千万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拒绝不良信息,远离暴力游戏。在青少年群体中,由最初沉迷暴力影片与游戏到后来自己开始实施暴力行为的例子举不胜举。由于一些人的不法行为以及文化管理的松懈,使得社会上的一些暴力影视与暴力游戏比比皆是,对青少年危害很大。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青少年自己而言,要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定要认清这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认清沉迷这些暴力信息对自己潜在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并远离这些不良信息,防微杜渐,不让这些宣扬暴力的影视与游戏对自己的心灵造成污染,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特别要防止自己走上一条“接触暴力—沉迷暴力—崇尚暴力—使用暴力”的自我毁灭之路。 总之,社会生活中青少年暴力行为的不断增加,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出了警示。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了解暴力行为背后的心理根源,要认真对照自己的心理状况,经常性地给自己进行“心理预警”,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挫折与失败,及时地排遣自己不良的暴力心理倾向,坚决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说“不”! 注:袁则新为安徽省心理卫生协会中小学心理指导专业委员的理事。 |
|
|